中国部分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抗病特性和菌株致病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孙国昌
孙漱沅
申宗坦
施德
杜新法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杭州
[4] 杭州
[5] 杭州
关键词
稻瘟病; 抗病品种; 生理小种; 致病性; 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我国吉林、广东、浙江等7个省提供的25个在当地抗稻瘟病的品种,另加3个籼、粳稻感病对照品种和7个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以及来源于9个省(市)的分属于7群20个小种的50个稻瘟病菌菌株,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稻区的抗瘟品种对不同来源的稻瘟病菌小种的抗感特性,及其抗侵入和抗扩展的能力。结果表明,供试的25个抗瘟品种对50个菌株的抗性谱均在80%以上,对其中ZD、ZE、ZF和ZG群菌株具有较强的抗性,但所有品种均不抗ZB和/或ZC群菌株。受ZB1(85-14)菌株侵染的抗瘟品种,其相对侵染率、病斑大小和株发病率等均低于感病对照品种,即仍具有一定的抗侵入和抗扩展的能力。研究还表明,福建、广东、四川3省的稻瘟病菌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其中以ZB、ZC群小种的致病性最强。广东提供的ZC13(89-39)对25个抗瘟品种的致病频率高达72%。本文还对抗瘟品种的合理利用、生理小种的异质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