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典型植物群落次生演替中土壤抗冲性研究

被引:2
作者
文卓立 [1 ]
周飞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抗冲性; 临界切应力; 次生演替; 缙云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原状土冲刷试验,研究了缙云山10种存在次生演替序列的典型植物群落坡面薄层水流的水力学参数特征及侵蚀产沙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在1,1.5,2 L/min放水流量下,植物群落间坡面薄层水流的侵蚀产沙量大多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坡面薄层水流的雷诺数和弗汝德数有随放水流量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但其流型和流态保持不变;(3)由坡面产沙量与径流切应力的概念模型并结合产沙量和径流切应力的试验数据,确定10种植物群落土壤的临界切应力以评价植物群落土壤的抗冲性强弱(抗冲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白茅>栲树>四川大头茶>香樟>润楠>慈竹>杉木+香樟>毛竹>马尾松+香樟>马尾松);随着植物群落由低级向高级的演替进程.土壤抗冲性总体呈增强趋势;(4)通过土壤抗剪强度预测临界切应力的模型,在野外可快速、较准确地判断土壤抗冲性的强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Transport of soil particles by shallow flow. FOSTER G R,MEYER LD.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 . 1972
[2]  
水土流失测验与调查[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李智广编著, 2005
[3]   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中优势种群的特性与生态因子的关联度分析 [J].
刘玉成,杜道林,岳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3) :283-286+284+288-289
[4]   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条件 [J].
丁文峰 ;
李占斌 ;
鲁克新 .
山地学报, 2001, (06) :551-555
[5]   缙云山森林群落次生演替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 [J].
刘鸿雁 ;
黄建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1) :37-42
[6]   坡面薄层水流侵蚀试验研究及土壤抗冲性评价 [J].
雷俊山 ;
杨勤科 .
泥沙研究, 2004, (06) :22-26
[7]  
AprocessbasedsoilerosionmodelforUSDA-watererosionpredictionprojecttechnology. NearingMA,ForsterG.R,LaneLJ,FinknerSC. Trans.ofASAE . 1989
[8]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的林地土壤抗蚀抗冲性能 [J].
王玉杰 ;
王云琦 ;
夏一平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1) :20-26+54
[9]  
An erosion equation derived from basic erosion principles. Foster, G.R,Meyer, L. D,Onstad, C. A.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