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栓法致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的评价及思考

被引:13
作者
陈小睿
孟宪丽
孟保华
李佳川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线栓法; 脑缺血; 动物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基于实验经验的总结,重点介绍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及操作程序,为建立较为稳定的脑缺血模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线栓自颈总动脉插入,经颈内动脉阻断大脑中动脉以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率及梗塞体积比。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含水率及脑梗塞体积比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阳性药尼莫地平能明显减轻线栓模型损伤引起的脑组织缺血,降低脑含水率和脑梗塞体积。结论通过对线栓法模型进行改良,可有效缩短造模时程,减少手术损伤,提高再灌注后存活率,使造模效果趋于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424 / 425+427 +4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胰岛素受体与VEGF [J].
贾茜 ;
朱梅佳 .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05, (05) :81-84
[2]   大脑中动脉闭阻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建立与评价 [J].
刘喆 ;
赖新生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10) :877-878+881
[3]   线栓法制备Wista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J].
黄斌 ;
王兴勇 ;
匡凤梧 ;
卢仲毅 ;
许峰 .
现代医药卫生, 2005, (15) :1935-1937
[4]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进展及评价 [J].
刘敬霞 ;
李建生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4, (06) :58-61
[5]   栓线长度、直径及大鼠体重与栓线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关系的研究 [J].
辛世萌 ;
刘远洪 ;
聂志余 .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0, (02) :105-107
[6]   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改进及评价 [J].
刘亢丁 ;
苏志强 ;
李毅平 ;
饶明俐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