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以沈阳城市森林为例

被引:10
作者
李小马
刘常富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景观格局指数; 粒度效应; 城市森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31.2 [城市绿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沈阳市2006年QuickBird卫星影像,以城市森林为对象,从景观和斑块类型水平研究了25个常用景观格局指数在细粒度范围(粒度边长<30 m)的粒度效应。结果显示:(1)25个指数随粒度增加的响应可分为3类:单调上升或下降、u型或n型变化和无规律变化。(2)5种城市森林类型对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表现出2种趋势:以小斑块为主的附属林和道路林随粒度增加斑块数量急剧减少,相应指数变化幅度较大;以大斑块为主的风景游憩林、生产经营林和生态公益林,景观格局指数对斑块数量变化不敏感,但随粒度增加斑块面积增加,引起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和有效格网大小等指数较大变化。(3)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尺度检测图的拐点,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适宜粒度为5 m。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0+219 +2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及粒度变化对城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J].
朱明 ;
濮励杰 ;
李建龙 .
生态学报, 2008, (06) :2753-2763
[2]   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景观的空间尺度效应 [J].
徐丽华 ;
岳文泽 ;
曹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2827-2834
[3]   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特征研究 [J].
刘萍 ;
范文涛 ;
李园园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6) :93-98
[4]   粒度变化对上海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J].
孟陈 ;
李俊祥 ;
朱颖 ;
吴彤 ;
肖志坚 ;
张国科 .
生态学杂志, 2007, (07) :1138-1142
[5]   基于GIS的西安市城市景观格局 [J].
赵晓燕 ;
刘康 ;
秦耀民 .
生态学杂志, 2007, (05) :706-711
[6]   马鞍山城市森林景观镶嵌与其城郊分布梯度格局研究 [J].
王原 ;
吴泽民 ;
张磊 ;
赵霞 ;
管露露 .
林业科学, 2007, (03) :51-58
[7]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株洲市绿地景观结构特征分析 [J].
侯碧清 .
林业科学, 2007, (03) :127-132
[8]   绿道及其研究进展 [J].
周年兴 ;
俞孔坚 ;
黄震方 .
生态学报, 2006, (09) :3108-3116
[9]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覆盖景观特征的粒度效应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李楠 ;
郭泺 .
生态学报, 2006, (07) :2198-2206
[10]   城市森林分类探讨 [J].
何兴元 ;
刘常富 ;
陈玮 ;
关正君 ;
赵桂玲 .
生态学杂志, 2004, (05) :175-17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