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诱发重联模型(Ⅰ)——动力学特性

被引:10
作者
刘振兴
濮祖荫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 北豪大学地球物理系
关键词
涡旋诱发重联; K-H不稳定性; 撕裂模不稳定性; 磁流体涡旋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了涡旋诱发重联的基本动力学特性.包括:涡旋诱发重联的物理机制;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和撕裂模不稳定性耦合过程;磁流体涡管的基本特性;不同尺度涡旋间的相互作用,动能和磁能间的转化及准稳态时流线、磁力线、等涡度线和等电流密度线的相似性等.用二维MH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上述一些特性,并与理论分析结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拟结果证实了理论推论.涡旋诱发重联是产生局部磁场重联的重要机制之一,该模型在磁顶区的应用将另文发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理论流体力学.[M].(苏)柯钦(Н.В.Кочин)等著;曹俊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2]   地球磁层顶K-H不稳定性与撕裂模的耦合及涡旋撕裂模不稳定性 [J].
濮祖荫 ;
严明 ;
傅竹风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4) :365-373
[3]   磁层顶涡旋撕裂模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涡旋和磁岛的合并增长 [J].
濮祖荫 ;
霍澎涛 ;
严明 ;
刘振兴 .
科学通报, 1989, (15) :1162-1164
[4]  
磁层顶边界区磁场对涡旋流场的响应和重联.[J].胡一丁;刘振兴;濮祖荫.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8, 10
[5]   磁通量管传输事件的形成和整体三维结构 [J].
刘振兴 ;
胡一丁 .
科学通报, 1987, (12) :90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