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野牛滩矿田的成矿模式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大民 [1 ]
梁积伟 [2 ]
孙永君 [1 ]
机构
[1]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成矿模式; 成矿作用; 矿质来源; 野牛滩矿田; 甘肃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甘肃省野牛滩一带陆续发现了塔儿沟钨矿、清河铁矿、刃岗沟铁矿以及石硐沟银多金属等矿床,构成野牛滩矿田。文章从矿田的地质背景入手,通过对野牛滩岩体及矿田内各矿床的特征分析,在总结各矿床控矿因素、成矿作用、成因类型和分析矿质来源的基础上,总结出野牛滩矿田的成矿模式。结果表明,各矿床主要受岩体、地层及断裂构造等因素控制,野牛滩岩体是主控因素,是主要成矿作用的引擎和热动力。野牛滩矿田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古元古代裂陷环境和早古生代板块活动边缘环境中,通过两次不同时期的火山-沉积成矿作用,形成了矿田内主要的矿源层及矿质的局部富集;第二阶段是晚奥陶世,处在岛弧环境下的矿田区域发生了壳熔型岩浆侵入(459.6~441.97Ma)活动,在岩浆作用下,于岩体接触带相继发生了早期的热液交代成矿作用和晚期结晶充填成矿作用。第二阶段是矿田形成的主要阶段,造就了矿田内各矿床的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431 / 4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M].万天丰著;.地质出版社.2004,
[2]  
北祁连山西段铜金铁钨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找矿评价.[M].毛景文等著;.地质出版社.2003,
[3]  
华北古陆西南缘(龙首山—祁连山)成矿系统及成矿构造动力学.[M].汤中立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4]  
北祁连山构造-火山岩浆-成矿动力学.[M].夏林圻等著;.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5]   甘肃肃北石硐沟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附视频 [J].
白仲吾 ;
杨云松 .
甘肃地质学报, 2005, (01) :48-52
[6]   祁连成矿带钨矿成矿特征及其区域找矿标志 [J].
杨钟堂 ;
肖思云 ;
肖朝阳 ;
李宝强 ;
段永民 ;
苏亮红 .
中国地质, 2004, (03) :301-307
[7]   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塔儿沟夕卡岩-石英脉型钨矿床地质及成因 [J].
张作衡 ;
毛景文 ;
杨建民 ;
王志良 ;
张招崇 .
矿床地质, 2002, (02) :200-211
[8]   北祁连西段花岗质岩体的锆石U-Pb年龄报道 [J].
毛景文 ;
张作衡 ;
简平 ;
王志良 ;
杨建民 ;
张招崇 .
地质论评, 2000, (06) :616-620
[9]   华北板块西南边缘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地质构造背景 [J].
汤中立 ;
白云来 .
甘肃地质学报, 2000, (01) :1-15
[10]   甘肃肃北野牛滩含钨花岗质岩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J].
毛景文 ;
杨建民 ;
张作衡 ;
张招崇 ;
王志良 ;
田锋 .
地质学报, 2000, (02) :14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