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部飞仙关组气藏气体组分成因研究

被引:4
作者
朱亚东 [1 ]
王允诚 [1 ]
高培丞 [2 ]
黄小慧 [3 ]
王小兰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 
[3] 四川石油物探公司 
关键词
飞仙关组; 裂解气; 硫酸盐岩热化学反应(TSR); 流体包裹体;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东北飞仙关组气藏为高含硫、过成熟常压(低压)的超干气藏,其地层在地质历史上经过了深埋藏和高温作用,具备了原油裂解的条件,包裹体资料证明原始气藏含有大量的高烃组分和液态沥青,且不含H2S,确认气藏为原油裂解产物。气藏储层发育在膏盐岩中,原油裂解气与其中的硫酸盐矿物发生热化学还原作用(TSR),消耗了大量的高烃气体,并产生大量H2S和CO2,所以现今气藏表现为高含硫和过成熟特征。硫酸盐岩热化学反应(TSR)生成的H2S和CO2大量溶解在水中,形成大量的酸,其产生的溶蚀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储集空间,造成了现在气藏压力较低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197 +1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H2S气藏特征与TSR对烃类的消耗作用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周国源 ;
戴金星 .
沉积学报, 2006, (02) :300-308
[2]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H2S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探讨——读马永生教授的“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有感 [J].
张水昌 ;
朱光有 ;
梁英波 .
地质论评, 2006, (02) :230-235
[3]   川东北飞仙关组包裹体特征及其在天然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J].
谢增业 ;
单秀琴 ;
李剑 ;
胡国艺 ;
高嘉玉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 (01) :49-54
[4]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 [J].
马永生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学报, 2005, (06) :858-865
[5]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沥青与古油藏研究 [J].
谢增业 ;
田世澄 ;
魏国齐 ;
李剑 ;
张林 ;
杨威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283-288
[6]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沥青与天然气成藏过程 [J].
谢增业 ;
魏国齐 ;
李剑 ;
杨威 ;
张林 .
天然气工业, 2004, (12) :17-19+182
[7]   川东北罗家寨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滩成岩作用 [J].
苏立萍 ;
罗平 ;
胡社荣 ;
罗忠 ;
刘柳红 ;
房小荣 .
古地理学报, 2004, (02) :182-190
[8]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规律、勘探方法与远景预测 [J].
王一刚 ;
刘划一 ;
文应初 ;
杨雨 ;
张静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14-19+12
[9]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H2S成因研究 [J].
王一刚 ;
窦立荣 ;
文应初 ;
张静 ;
刘划一 .
地球化学, 2002, (06) :517-524
[10]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J].
杨家静 ;
王一刚 ;
王兰生 ;
文应初 ;
刘划一 ;
周国源 .
沉积学报, 2002, (02) :34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