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 条
砂岩油藏大孔道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31
作者:
胡书勇
[1
]
张烈辉
[1
]
罗建新
[1
]
罗国仕
[2
]
何进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
[2] 中石化西南分公司
来源:
关键词:
砂岩油藏;
大孔道;
形成机理;
识别技术;
渗透率;
孔喉半径;
研究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砂岩油藏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储层渗透率增大,孔喉半径增大,易在储层中形成高渗带及特高渗透带,即大孔道。在大孔道发育的地层中,大孔道成为注入水渗流的优势通道,注入介质的波及范围很难提高。注入水沿大孔道中的低效或无效循环使储层中的其它部位很难受效,严重影响驱油效率,致使平面上剩余油饱和度差异明显。因此,砂岩油藏大孔道对储层渗透率及注采工艺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调研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对油层大孔道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作了回顾,对大孔道的形成机理、识别技术与描述技术等研究作了综述,提出了今后油层大孔道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对中高含水期注水开发油田的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105
+105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