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6年东莞市食物中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13
作者
黄雪华
刘思渊
曹红宇
杜济民
机构
[1]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3 [饮食中毒与饮食性疾病的预防];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东莞市2003-2006年食物中毒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莞市2003-2006年发生的食物中毒进行分析。结果东莞市2003-2006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27起,中毒人数2 154人,年均发病率为8.32/10万,病死率为0.28%;中毒多发生在第3、4季度;致病因素以细菌性为主,占45.67%,其次是有毒动植物性,占31.49%;中毒的食物品种以四季豆最多见,占29.92%(38/127);中毒发生场所以集体食堂为主,占73.23%,其次是饮食服务单位,占15.75%,发生在家庭的中毒事件较少,但其发生中毒的死亡情况最为严重。结论东莞市食物中毒以集体食堂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家庭发生的食物中毒情节最为严重;加大食品卫生的宣传力度,加强工厂食堂的卫生管理,提高人们群众的卫生意识是预防及控制食物中毒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7+69 +6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山市1998~2004年食物中毒流行特征分析 [J].
张冠峰 ;
郭艳 ;
麦莉 ;
曹舜珊 .
华南预防医学, 2006, (03) :67-68
[2]   广东省1998年~2003年家庭食物中毒分析 [J].
闻剑 ;
戴昌芳 ;
黄清梅 ;
池岚 ;
张永慧 ;
王立斌 ;
陈炳耀 ;
胡志坤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6, (02) :143-145
[3]   东莞市15年来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J].
李润深 .
中国公共卫生, 1998, (10) :59-59
[4]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吴坤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