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黔地区奥陶纪珊瑚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12
作者
林宝玉
机构
[1] 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地层; 珊瑚化石; 奥陶纪; 灰岩; 构造特征; 层位; 中奥陶统; 晚奥陶世; 图版;
D O I
10.19800/j.cnki.aps.1965.01.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绪言我国奥陶纪珊瑚化石早在本世纪的初期已有报导。但是,比较大量地报导中国奥陶纪珊瑚化石,则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的末期。1957年俞昌民首先发表新疆中奥陶世一个四射珊瑚的发现及其意义,以后,相继有璕教授的贵州奥陶纪珊瑚化石的新资料,林宝玉的江西玉山晚奥陶世床板珊瑚化石,俞昌民的中国晚奥陶世珊瑚化石。这些资料的研究不仅对阐明古生代珊瑚化石的分类和演化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推动我国奥陶纪珊瑚化石的研究,划分和对比我国奥陶纪地层,起了重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93
页数:3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晚奥陶世珊瑚化石 [J].
俞昌民 .
古生物学报, 1960, (02) :3-70
[2]   江西玉山晚奥陶世床板珊瑚化石 [J].
林宝玉 .
古生物学报, 1960, (01) :57-63+74-95
[3]   贵州奥陶纪珊瑚化石的新资料 [J].
乐森■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59, (04) :395-418
[4]   内蒙白云鄂博附近志留纪珊瑚化石 [J].
吴望始 .
古生物学报, 1958, (01) :61-67
[5]   贵阳附近志留纪化石的新资料 [J].
秦洪宾 .
古生物学报, 1956, (04) :621-640+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