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凌云县罗楼地区早三叠世牙形石

被引:7
作者
杨守仁
郝维城
江大勇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
关键词
牙形石及牙形石带; 生活环境; 早三叠世; 广西罗楼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8 [古动物分类]; P534.51 [三叠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罗楼地区下三叠统 ,经赵金科 (195 9)研究显示 ,最低层位为Vishnuitesmarginalis菊石带 (Gyronitan阶 )。张舜新 (1990 )研究广西凤山金牙下三叠统牙形石时 ,未发现最高的牙形石带。当前研究发现 ,罗楼地区下三叠统牙形石丰富 ,可识别出Hindeodusparvus,Isarcicellastaeschei,Neospathoduswaageni,Neospathodusnovaehel landiae,Neospathodushomeri Neospathodustriangularis,Chiosellatimorensis 6个牙形石带 (组合带 ) ,从而表明该地区不但存在下三叠统底部层位Otoceratan阶 ,而且存在下三叠统最高的牙形石带。牙形石组合面貌和岩相显示 ,该牙形石动物群生活环境与田东县作登地区同属盆地相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古特提斯生物及地质变迁.[M].(日)八尾昭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下扬子地区牙形刺.[M].王成源主编;.科学出版社.1993,
[3]  
广西西部下三叠纪菊石.[M].赵金科著;.科学出版社.1959,
[4]   江西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的牙形刺及Hindeodus-Isarcicela的演化谱系 [J].
王成源 ;
王尚启 .
古生物学报, 1997, (02) :19-37
[5]   黔中三叠纪牙形类生物地层研究的新进展 [J].
秦典夕 ;
颜承锡 ;
熊剑飞 .
贵州地质, 1993, (02) :120-130
[6]   黔西南三叠系永宁镇组牙形石研究——兼论下、中三叠统界线 [J].
杨守仁 ;
初庆春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06) :722-732
[7]   桂西下三叠统牙形石序列的新认识 [J].
张舜新 .
现代地质, 1990, (02) :1-15
[8]   苏南及邻区二叠—三叠系牙形刺及其色变指标 [J].
段金英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7, (04) :351-368+448
[9]   广西西部早、中三叠世牙形石序列 [J].
杨守仁 ;
王新平 ;
郝维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 (04) :90-106
[10]   贵州紫云早三叠世Neospathodus timorensis动物群的发现 [J].
王志浩 .
古生物学报, 1982, (05) :584-587+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