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次大暴雨发生机制研究
被引:21
作者:
任余龙
[1
,2
]
杨文月
[2
]
武学琴
[3
]
马旭洁
[2
]
贾晓琴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2] 甘肃省临夏州气象局
[3] 甘肃省临夏州卫校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暴雨;
位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07年8月25~26日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发生1次成灾十分严重的大暴雨过程。利用NCEP(1°×1°)资料对暴雨的影响系统、水汽输送进行了分析,并用位涡理论对此次暴雨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边缘强盛的水汽输送,暴雨区上空强烈的水汽辐合是暴雨发生的重要原因,暴雨发生前的强烈不稳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热力条件;此次暴雨过程中,西北冷低压槽在青海东部和甘肃中部影响较弱,它在气压场上表现不是很明显,仅在暴雨区附近形成弱风切变;而325K等熵面位涡对此次暴雨的发生系统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高值位涡的冷空气沿着陡峭的等熵面下滑到底层,由于位涡守恒,从而促使低层垂直涡度急剧增大,从而导致了此次暴雨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315 / 32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