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生态复垦区刺槐+油松混交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及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12
作者
王丽媛 [1 ]
郭东罡 [2 ,3 ]
白中科 [3 ,4 ]
上官铁梁 [1 ,2 ]
机构
[1]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2]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4]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物种组成; 空间格局; 安太堡露天煤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安太堡露天煤矿生态复垦区0.8 hm2刺槐+油松混交林样地为研究平台,基于样地内320个1 m×1 m草本样方的调查数据,对复垦17年后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基本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草本层物种组成丰富,共调查到44种植物,隶属于16科30属,其中禾本科和菊科为优势科,黄花蒿、披碱草和大籽蒿为优势种,初期种植种无芒雀麦等退化严重;重要值、多度和频度在各科和各种之间差值较大;优势科和优势种分布广泛,但物种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99 / 4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林隙对太白山牛皮桦-巴山冷杉混交林内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秦晓威,李刚,王得祥,杨改河,任学敏,赵双喜,白宇,刘振学.应用生态学报. 2010(10)
[2]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灌木物种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J]. 白雪娇,李步杭,张健,王利伟,原作强,蔺菲,郝占庆.应用生态学报. 2010(08)
[3]   部分菊科入侵种种子(瘦果)的萌发能力和幼苗建群特性 [J].
郝建华 ;
吴海荣 ;
强胜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5) :1851-1856
[4]   黄土高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林分结构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J].
刘建利 ;
李凯荣 ;
易亮 ;
冯朝红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3) :49-52+70
[5]   不同强度间伐对北京山区油松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马履一 ;
李春义 ;
王希群 ;
徐昕 .
林业科学, 2007, (05) :1-9
[6]   间伐对落叶松人工林内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其组成的影响 [J].
毛志宏 ;
朱教君 ;
刘足根 ;
谭辉 ;
曹波 .
生态学杂志, 2006, (10) :1201-1207
[7]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下草本层植物的结构特征 [J].
胡相明 ;
程积民 ;
万惠娥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3) :41-45
[8]   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研究 [J].
许丽 ;
樊金栓 ;
周心澄 ;
孙广树 ;
尹忠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6) :154-159
[9]   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过程多样性变化 [J].
郭逍宇 ;
张金屯 ;
宫辉力 ;
张桂莲 ;
董志 .
生态学报, 2005, (04) :763-770
[10]   安太堡矿区人工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的生态关系 [J].
张桂莲 ;
张金屯 ;
郭逍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1) :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