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脱钩”模式的低碳城市评价

被引:46
作者
刘竹 [1 ,2 ]
耿涌 [1 ]
薛冰 [1 ]
董会娟 [1 ,2 ]
韩昊男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低碳城市; “脱钩”模式; 指标体系; 定量化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由于历史及现状等诸多因素,以二氧化碳减排绝对量为基础的低碳城市评价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本研究从经济发展、物质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相互关系的视角,以"脱钩"模式为目标层,经济发展、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为准则层,CO2排放等8个具体指标为指标层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描述经济发展过程中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降低的态势,进而表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资源、环境变化的历史趋势并反映城市低碳建设现状。针对沈阳市的案例研究表明,沈阳市2001年至2008年总体的生态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呈现逐渐提高的态势,沈阳市现阶段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处于"相对脱钩"阶段,与目前中国经济宏观发展态势相符合。本研究表明,"脱钩"评价模式可以避免基于污染物总量的评价模式中忽略经济发展因素而产生的片面性,可以表征中国当前经济高速发展前提下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为目前的"低碳城市"评价方法提供有益尝试。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评价
    欧阳志云
    赵娟娟
    桂振华
    倪永明
    韩冰
    庄长伟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5) : 11 - 15
  • [2] 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
    陈飞
    诸大建
    [J].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4) : 7 - 13
  • [4]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付允
    马永欢
    刘怡君
    牛文元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 14 - 19
  • [5] 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中的中国范例——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仇保兴
    [J]. 城市规划, 2007, (06) : 9 - 15
  • [6] 穿越“环境高山”——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负荷的上升与下降
    陆钟武
    毛建素
    [J]. 中国工程科学, 2003, (12) : 36 - 42
  • [7] 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编], 2006
  • [8] Use of carbon footprinting to explore alternative household waste policy scenarios in an Irish city-region
    Browne, David
    O'Regan, Bernadette
    Moles, Richard
    [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9, 54 (02) : 113 - 122
  • [9] A low-carbon scenario creation method for a local-scale econom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Kyoto city[J] . Kei Gomi,Kouji Shimada,Yuzuru Matsuoka.Energy Policy . 2009 (9)
  • [10] Twelve metropolitan carbon footprints: A preliminary comparative global assessment[J] . Benjamin K. Sovacool,Marilyn A. Brown.Energy Policy . 200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