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猎物饲养对东亚小花蝽捕食作用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刘文静 [1 ,2 ]
张安盛 [1 ]
门兴元 [1 ]
周仙红 [1 ]
李丽莉 [1 ]
张思聪 [1 ]
于毅 [1 ]
徐洪富 [2 ]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2]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西花蓟马; 豆蚜; 捕食作用;
D O I
10.16409/j.cnki.2095-039x.2011.03.004
中图分类号
S476.2 [];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本文研究了用两种猎物(豆蚜Aphis craccivora、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饲养后的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成虫对单一猎物的捕食作用及对混合猎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用不同猎物饲养后的东亚小花蝽成虫对单一猎物的捕食量都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东亚小花蝽对饲料的选择性研究发现:猎物密度设置为5、10、15、20、25、30头.皿-1,用西花蓟马饲养3代的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和豆蚜的捕食量分别是4.80、8.80、11.40、16.00、20.20、20.60头和3.00、4.60、6.40、10.20、15.80、16.20头,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倾向于选择西花蓟马;用豆蚜饲养3代的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和豆蚜的捕食量分别是4.00、5.80、8.00、11.80、14.80、16.20头和4.80、6.80、12.00、15.20、18.80、19.20头,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倾向于选择豆蚜。本结果说明东亚小花蝽对长期取食的猎物已产生了适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02 / 3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取食经验对烟粉虱寄主适应性的影响 [J].
安新城 ;
任顺祥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0 (01) :27-30
[2]   东亚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J].
张安盛 ;
于毅 ;
李丽莉 ;
张思聪 ;
门兴元 .
生态学杂志, 2007, (08) :1233-1237
[3]   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成虫对入侵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成虫的捕食作用 [J].
张安盛 ;
于毅 ;
李丽莉 ;
张思聪 .
生态学报, 2007, (05) :1903-1909
[4]   挥发性信息化合物与学习行为在平腹小蜂寄主选择过程中的作用 [J].
王建武 ;
周强 ;
徐涛 ;
骆世明 .
生态学报, 2003, (09) :1791-1797
[5]   捕食者对猎物选择性的数量测定方法 [J].
周集中 ;
陈常铭 .
生态学报, 1987, (01) :50-56
[6]   温室白粉虱的新天敌—小花蝽研究简报 [J].
潘恕 ;
孙殿明 .
中国蔬菜, 1986, (03) :41-45
[7]  
中国生物防治[M].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包建中,古德祥主编, 1998
[8]   Simultaneous application of entomopatho genic nematodes and predatory mites to control western flower thrips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J].
Ebssa, Lemma ;
Borgemeister, Christian ;
Poehling, Hans-Michael .
BIOLOGICAL CONTROL, 2006, 39 (01) :66-74
[9]   Evaluation of the nematodes Steinernema feltiae and Thripinema nicklewoodi as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of western flower thrips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infesting chrysanthemum [J].
Arthurs, S ;
Heinz, KM .
BIO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16 (02) :141-155
[10]  
Orius insidiosus (Say) as a predator of the soybean aphid, Aphis glycines Matsumura[J] . Claire E. Rutledge,Robert J. O’Neil.Biological Control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