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及其外部性分析

被引:40
作者
牛海鹏 [1 ,2 ]
张安录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外部效益; 供体与受体; 耕地保护外部性问题; 内部化机制;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09.09.005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在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和外部性分析的基础上,探求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形态、产生的基础和作用过程不同,其中耕地利用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耕地利用外部效益的内部化则是解决目前耕地保护外部性问题的根本途径。研究结论:应尽快建立和实施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耕地保护的社会责任及对策分析 [J].
陈美球 ;
洪土林 ;
许兵杰 ;
王艳华 .
中州学刊, 2008, (05) :119-123
[2]   农业生态补偿的原理与决策模型初探 [J].
陈源泉 ;
高旺盛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0) :163-166
[3]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J].
赵荣钦 ;
黄爱民 ;
秦明周 ;
杨浩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 (04) :267-270
[4]   农地环境保育效益之评价 [J].
萧景楷 .
水土保持研究, 1999, (03) :62-73
[5]  
耕地利用效益及其区域差异[D]. 庞英.南京农业大学 2006
[6]  
经济外部性问题研究[D]. 石声萍.西南农业大学 2004
[7]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 张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
[8]  
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评估理论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韦惠兰,张可荣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