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成矿体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48
作者
陈毓川 [1 ]
王登红 [2 ]
徐志刚 [2 ]
朱明玉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地质学; 中国成矿体系; 成矿系列; 成矿规律; 成矿预测;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6.02.005
中图分类号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通过对中国成矿体系的含义、特点、表达方式及演化过程的分析、界定,提出中国成矿体系是指中国境内各个地质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矿床及其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地质要素所共同构成的整体。这一成矿体系是中国疆域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最终结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多期叠加和成矿演化特征。应用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和方法初步构筑起中国成矿体系这一复杂体系的框架,有助于今后系统地研究其形成机制,并为成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这一体系大致可进一步分为太古宙的陆核成矿体系、元古宙的陆块边缘裂谷_裂陷槽为主的成矿体系、古生代的板块成矿体系及中_新生代的大陆成矿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中国新生代成矿作用.[M].王登红等著;.地质出版社.2005,
  • [2] 中国新疆区域成矿作用年代学.[M].李华芹;陈富文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 [3] 区域成矿研究法.[M].翟裕生等著;.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 [4] 华北古陆西南缘(龙首山—祁连山)成矿系统及成矿构造动力学.[M].汤中立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 [5] 北山地区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M].聂凤军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 [6]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代表团学术论文集.[M].中国地质学会编;.地质出版社.2001,
  • [7] 中国白垩纪大陆成矿体系的初步研究及找矿前景浅析
    王登红
    陈毓川
    徐志刚
    [J]. 地学前缘, 2005, (02) : 231 -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