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量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54
作者:

王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李增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韩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宁堂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江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郑延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建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微生物量碳;
活跃微生物量;
土壤呼吸;
呼吸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对于土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麦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量、土壤呼吸、呼吸商的影响。前3项采用的方法分别是:基质诱导呼吸法、呼吸曲线数学分析法和CO2释放量法。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土壤微生物量碳0~10cm土层大于10~20cm土层,而常规耕作两土层间无明显差异。秸秆还田在播种前、越冬期和起身期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而开花期和收获期则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少耕还田10~20cm土层微生物具有较强的养分调控作用。保护性耕作利于0~10cm土层活跃微生物量的提高。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在耕作作业初期(越冬期和起身期)能增强土壤呼吸速率;在耕作作业后期(开花期和收获期)能显著降低土壤呼吸速率。免耕秸秆覆盖在10~20cm土层呼吸商较高,而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在0~10cm土层呼吸商较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呼吸商是衡量土壤微生物特性的重要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384 / 33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低肥力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6, (03) : 808 - 81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曹志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系叶钟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商值(qMB,qCO2)[J]. 干旱区地理, 2006, (01) : 115 - 119蒋平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蒋永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杨玉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北方农牧交错带(武川县)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及层化比率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1) : 99 - 10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潘志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妥德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赵沛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4]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11) : 109 - 114张金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文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5] 华北平原麦田土壤呼吸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 1552 - 1560陈述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李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陆佩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王迎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于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 [6] 中国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J]. 第四纪研究, 2003, (05) : 493 - 50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肖向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罕布舍大学地球、海洋与空间研究所S.Frolking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罕布舍大学地球、海洋与空间研究所B.Moore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罕布舍大学地球、海洋与空间研究所W.Salas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罕布舍大学地球、海洋与空间研究所邱建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罕布舍大学地球、海洋与空间研究所张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罕布舍大学地球、海洋与空间研究所庄亚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罕布舍大学地球、海洋与空间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廖柏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罕布舍大学地球、海洋与空间研究所R.Sass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罕布舍大学地球、海洋与空间研究所
- [7] 黄土区地膜覆盖对麦田土壤微生物体碳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 1512 - 1516宋秋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凤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洪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李世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8] 秸秆碳的田间原位分解和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J]. 土壤学报, 2003, (03) : 446 - 453王志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海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9] 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J]. 地学前缘, 2002, (02) : 351 - 357李玉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北京,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北京,北京
- [10] 秸秆覆盖免耕土壤细菌和真菌生物量与活性的研究[J]. 生态学杂志, 2001, (02) : 30 - 36高云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州朱文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州陈文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