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m-AST在肝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6
作者
阴斌霞
赵丽华
柴丽华
岳天海
何谦
樊晓燕
王幼利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
关键词
肝病患者; 血清; 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 [肝及胆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肝病患者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m-A S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130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m-A ST活性。结果:肝病患者m-A ST变化与ALT、A ST变化呈正相关,且因病情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急性肝炎组m-A ST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升高13.3倍,其次是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失代偿期,升高10.9倍和9.9倍,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阻塞性黄疸、肝癌组m-A ST轻度升高,升高倍数分别为1.3~3.2。不同肝病患者经住院治疗2周后(第3周)随着肝功能的恢复,急性肝炎m-A ST明显下降,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慢性活动性肝炎虽有下降,但与入院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迁延性肝炎变化不明显。肝硬化代偿期,m-A ST变化不明显,失代偿期,m-A ST持续不降,且有升高。阻塞性黄疸和肝癌治疗前后m-A ST基本无变化。结论:检测并动态观察m-A ST活性,可作为诊断急慢性肝炎,评价疗效,判断肝病预后的一项新的生化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