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武术的现代转型与竞技武术的得失

被引:48
作者
马廉祯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竞技武术; 中华新武术; 精武会; 国术; 文化成本;
D O I
10.16237/j.cnki.cn44-1404/g8.2012.03.035
中图分类号
G852 [中国武术];
学科分类号
040304 ;
摘要
在总结早期武术现代转型的基础上,得出国术体系的形成是近代武术现代转型承前启后、不断积累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合理路径,并由此引出竞技武术在发展中对旧时代文化积淀与实验结果的无差别抛弃与排斥,不但直接导致传统武术文化的断裂,还造成传统武术价值体系的丢失,及武术现代价值观的下移,最终使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发展中遭遇瓶颈,面临专业人才匮乏,学科水平下滑等诸多问题,使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身体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付出高昂代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民国时期东南亚精武会的盛与衰 [J].
马廉祯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5) :25-30
[2]   论现实视角下的近代“土洋体育之争” [J].
马廉祯 .
体育科学, 2011, 31 (02) :76-84
[4]  
武术是锻炼身体的方法——关于武术的几个问题和蔡龙云同志商榷[J]. 吴高明. 新体育. 1957 (04)
[5]  
我对武术的看法[J]. 蔡龙云. 新体育. 1957 (02)
[6]  
琴剑楼武术文集[M]. 人民体育出版社 , 蔡龙云, 2007
[7]  
张之江传略[M]. 学林出版社 , 张润苏编著, 1994
[8]  
中华民国现行法规大全 .2 中央国术馆. 上海商务印书馆 .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