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侏罗系原油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组成及成因探讨

被引:39
作者
朱扬明 [1 ]
钟荣春 [1 ]
蔡勋育 [2 ]
罗毅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研究院
关键词
重排藿烷类; 17α(H)-重排藿烷; 18α(H)-新藿烷; 早洗脱重排藿烷; 原油; 川中地区;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7.03.003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中石龙场油田侏罗系湖相原油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异常丰富,经GC/MS和GC/MS/MS分析,检出17α(H)-重排藿烷和18α(H)-新藿烷及未知结构的早洗脱重排藿烷三个完整系列。17α(H)-重排藿烷相对含量最高,碳数分布范围为C27、C29~C35,分布模式与正常藿烷相似,C30化合物为主峰,C31以上化合物每个碳数有两个异构体。18α(H)-新藿烷系列含量明显低于重排藿烷,主要有Ts和C29Ts两个化合物,可能还存在C30的同系物。早洗脱重排藿烷系列碳数为C29~C35,C31以上每个碳数有一对异构体,具有与正常藿烷和重排藿烷相似的分布特征。这些化合物的生物先质物可能是细菌藿类物质。其形成过程与氧化性且富含粘土的沉积环境性质有密切联系,高成熟度条件下有利于它们的相对富集。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库车坳陷却勒1井原油的重排藿烷系列及油源对比 [J].
肖中尧 ;
黄光辉 ;
卢玉红 ;
吴懿 ;
张秋茶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35-37
[2]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生源油藏的发现及其意义 [J].
陈建平 ;
梁狄刚 ;
王绪龙 ;
邓春萍 ;
靳涛 ;
向书政 ;
刘宏伟 .
地球化学, 2003, (06) :582-590
[3]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原油的发现及其主要地球化学特征 [J].
陈建平 ;
王东良 ;
秦建中 ;
黄第藩 ;
韩德馨 .
地球化学, 2001, (04) :335-342
[4]   四川盆地柏垭——石龙场地区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油气成藏地质条件 [J].
邓康龄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2) :9-13+5
[5]   17α(H)-重排藿烷在塔里木盆地中的指相意义 [J].
赵孟军 ;
张水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1) :36-38+13
[6]   塔里木盆地轮台断隆带中新生代陆相原油成因及其源岩潜力评价 [J].
张水昌,邓攀,彭燕,徐志明,李梅,肖中尧,阎刚 .
新疆石油地质, 1995, (04) :307-311+382-383
[7]   古代沉积物中新检出的重排藿烷及其在油气勘探上的意义 [J].
黄海平 ;
卢松年 ;
袁佩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4, (03)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