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偏心距重建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15
作者
关振鹏 [1 ]
李利昕 [2 ]
郭开今 [3 ]
李云鹏 [1 ]
王宁 [1 ]
史振才 [4 ]
寇伯龙 [1 ]
吕厚山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
[2] 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骨科
[3]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4] 中日友好医院骨科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人工假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4 [关节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股骨偏心距的恢复和重建,在髋关节软组织张力的平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调节软组织平衡的主要手段。分析重建股骨偏心距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01/2005-06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76例,随访资料均完整,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随访时间16 ̄29个月,平均23.2个月。手术均采用髋关节外侧入路,使用Zweymüller双锥形螺旋臼及SL-PLUS矩形直柄(颈干角135°,股骨头假体的直径均为28mm)。术前和术后随访时拍摄双髋正侧位X射线片,测量股骨偏心距、髋外展肌力臂及双下肢长度;记录手术前后髋关节活动度及Harris评分,分析股骨偏心距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76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股骨偏心距与髋外展肌力臂具有正相关性(r=0.523,P<0.001)。②髋关节术后活动度、Harris评分与股骨偏心距均存在明显回归相关关系(r=0.419,0.326,P<0.001)。③股骨偏心距重建与否对下肢长度的影响存在显著性意义(χ2=4.62,P<0.01)。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偏心距重建与髋外展肌的力臂增加、髋关节的活动度、功能改善及稳定性增强呈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621 / 8624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