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生宙海水成分、碳酸盐沉积和生物演化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24
作者
颜佳新 [1 ]
伍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南民族大学分析化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海水成分; 碳酸盐沉积; 生物演化; 显生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简述了显生宙海水成分演化的特征、识别标志和成因解释模型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不同时期海水的成分的差异,特别是海水的x(Mg)/x(Ca)值,导致了文石海、方解石海时期的碳酸盐沉积和早期成岩作用均存在差异,甚至影响了盆地深部成岩流体的特征。显生宙海生生物的演替和盛衰,特别是简单生物(如钙藻和海绵)和高产率生物(如造礁生物和碳酸盐沉积物主要生产者),明显体现了海水的x(Mg)/x(Ca)值周期性变化对海生生物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同样体现在古生代末期的生物大绝灭及随后的生物复苏样式上,在生物更替事件研究中应引起重视。因此,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研究必须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展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有关刺丝胞动物分类和古生代珊瑚起源及其亲缘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 [J].
廖卫华 .
古生物学报, 2002, (03) :464-468
[2]   地史转折期的生态系 [J].
殷鸿福 ;
童金南 .
地学前缘, 1997, (Z2) :115-120
[3]   华南古生代末大绝灭后的生态系复苏 [J].
童金南 .
地球科学, 1997, (04) :37-40
[4]   生物复苏——大绝灭后生物演化历史的第一幕 [J].
戎嘉余 ;
方宗杰 ;
陈旭 ;
陈金华 ;
廖卫华 ;
孙东立 ;
詹仁斌 ;
沈建伟 ;
童金南 .
古生物学报, 1996, (03) :2-14
[5]  
NodularcelestiteintheChihsiaFormation(Mid dlePermian)ofSouthChina .2 YanJX,CarlsonEH. Sedimentology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