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劳资争议中警察权介入的刑法问题

被引:3
作者
姜涛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集体劳资争议; 妨害公务罪; 警察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立足于法秩序的一致性,法律如何介入集体劳资争议,乃需要结合宪法、行政法与刑法予以整体考量。法治国家、比例原则与国家中立要求警察权只有在劳动者实施不正当的集体劳资争议时才能介入其中,以免带来更为严重的暴力冲突乃至社会动荡,由此也引出了妨害公务罪在集体劳资争议适用中的基本依据:如果因警察权非法介入而引发暴力冲突的,则应该排除适用妨害公务罪。同时也应对警察权介入集体劳资争议的依据、标准等作一种限制性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刑法的困境与宪法的解答——规范宪法学视野中的许霆案 [J].
白斌 .
法学研究, 2009, 31 (04) :108-121
[2]   责任主义原则及其例外——立足于客观处罚条件的考察 [J].
梁根林 .
清华法学, 2009, 3 (02) :39-59
[3]   失范:对当前劳资冲突问题的一种解释 [J].
李亚雄 .
社会主义研究, 2006, (01) :106-108
[4]   法治国的刑法文化——21世纪刑法学研究展望 [J].
陈兴良 .
人民检察, 1999, (11) :10-15
[5]  
通钢股权调整引发聚集上访[N]. 褚晓亮,姚湜.新华每日电讯. 2009 (004)
[6]  
返航事件中的制度缺陷[N]. 经济观察报. 2008 (043)
[7]  
日本刑法各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 西田典之, 2007
[8]  
流动的现代性[M]. 上海三联书店 , (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 2002
[9]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马怀德等撰稿, 2000
[10]  
宪法学教程[M]. 辽海出版社 , (法)莱昂·狄骥(LeonDuguit)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