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雄配子的无融合生殖披碱草(Elymus rectisetus)减数分裂行为研究

被引:5
作者
栗茂腾
蔡得田
黄利民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生命科学院,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军需系武汉,武汉,武汉
关键词
2n雄配子; 无融合生殖小麦草; 减数分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用能自然产生 2n雄配子的无融合生殖六倍体披碱草为材料 ,研究了无融合生殖披碱草的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 :2n雄配子的无融合生殖披碱草减数分裂行为较为异常。在间期细胞内经常有微核存在 ;在前期Ⅰ ,有倒位环、多价染色体等异常现象 ;在中期Ⅰ ,染色体有不等分裂的倾向 ;在后期Ⅰ和末期Ⅰ ,有染色体的单极分裂 ( 63 9% )、染色体走向一极的倾向( 2 1 7% )和多极分裂 ( 3 3% )等现象 ,单极分裂的结果是不减数配子的产生。在减数分裂Ⅱ中 ,有高比例的二分孢子 ( 5 5 7% )和三分孢子 ( 2 3 7% )的形成 ,二分孢子在发育后期也直接导致了 2n配子的产生。因此 ,染色体的单极分裂、二分体和三分体形成这 3种方式是披碱草2n雄配子的形成的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39 / 946+983 +983-9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三分体形成是大白菜2n雄配子发生的主要途径 [J].
张成合 ;
申书兴 ;
刘学岷 ;
王玉海 ;
王子欣 .
遗传学报, 1999, (01) :76-80
[2]   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种配子形成途径的细胞学研究 [J].
王洪刚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03) :202-206+292
[3]   崛起的生物学科生长点──无融合生殖学 [J].
蔡得田,陈冬玲 .
生物工程进展, 1995, (03) :34-40
[4]   波斯小麦×节节麦杂种F1直接形成双二倍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J].
许树军 ;
董玉琛 .
作物学报, 1989, (03) :251-259+289
[5]   一个品种间杂交的F小麦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研究 [J].
周俊彦 ;
王勤 .
西北植物学报, 1985, (02) :137-144+171
[6]  
植物生殖遗传学[M]. 科学出版社 , 孟金陵等 编著, 1995
[7]  
Hybrids and backcross progenies between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L.) and apomictic Australian wheatgrass[Elymus rectisetus (Nees in Lehm.) A. L?ve & Connor]: karyotypic and genomic analyses[J] . Z. -W. Liu,R. R. -C. Wang,J. G. Carma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4 (5)
[8]  
Variation for 2n pollen production in clones of Solanum phureja Juz. and Buk[J] . R. E. Veilleux,F. I. Lauer.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1 (2)
[9]  
Matromorphy in Brassica oleracea L. III.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delayed prickle pollination and growth regulators on the number of matromorphic seeds formed[J] . A. H. Eenink.Euphytica . 197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