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决定“潮汐”——日本公民社会新动向的评价与启示

被引:2
作者
陈姝宏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地方自治; NPO法; 市民社会组织;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2.03.037
中图分类号
D731.3 [];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公民社会这一概念自产生伊始便受到各国学术界和政治思想界的热切关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公民社会的研究范式逐渐拓展,其自治、参政、民主等基本理念也嬗变为一种全球性的普世价值。当下,中国为更好地解决发展困境,亦引入了公民社会的解释模型,全力促进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存在差异,公民社会在两国的发展程度也有很大差距。在日本,公民社会已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范畴,而是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力量。二战以来,日本的社会治理、自治组织的发展进化取得显著成效,为其公民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3·11大地震"后,日本的公民社会演进有了新动向,许多新的理念和实践给我国公民社会建设以有益启示,同时其发展的局限性也值得我们再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社会组织如何协同社会管理.[N].刘启春;.光明日报.2011,
[2]  
公民社会与治理.[M].何增科; 包雅钧;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社会资本.[M].(美) 林南 (Lin;N.)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俞可平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  
社会理论的基础.[M].(美)詹姆斯·S.科尔曼(JamesS.Coleman)著;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