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合视角的中国东部地区信息化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2
作者
张莹 [1 ,2 ]
张沛源 [3 ]
机构
[1] 大连财经学院
[2] 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3] 沧州大化集团
关键词
融合; 信息化; 工业化;
D O I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4.03.018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1 ;
摘要
首先按照两部门模型来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微分方程,基于非平稳面板数据方法,求解信息部门对其它部门的贡献,得出东部地区信息化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然后基于非参数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利用高斯核函数作为核权函数,对东部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质量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具有显著效应,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水平的提高可增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对东部地区三次产业影响的整体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融合对产业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可促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是一致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来源实证研究——基于对细分的信息产业、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J].
齐志强 ;
康春鹏 .
工业技术经济, 2013, 33 (02) :133-141
[2]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 [J].
谢康 ;
肖静华 ;
周先波 ;
乌家培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4-16+30
[3]   我国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区域差异的面板数据分析 [J].
姜涛 ;
任荣明 ;
袁象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 (06) :120-125
[4]   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J].
王宏伟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11) :66-76
[5]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效率与趋同 [J].
谢康 ;
李礼 ;
谭艾婷 .
管理评论, 2009, 21 (10) :3-12
[6]   中国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J].
张新立 ;
田野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05) :30-33
[7]   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J].
俞立平 ;
潘云涛 ;
武夷山 .
中国软科学, 2009, (01) :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