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1豫北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19
作者
芦阿咪
机构
[1] 鹤壁市气象局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不稳定层结; 地面辐合线; 三体散射; 中气旋; 垂直液态含水量;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5.04.008
中图分类号
P458.1 [概况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地面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等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回波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11年6月11日午后发生在豫北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发现:高空冷平流和24 h显著降温区叠加在低层暖区之上,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位势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的产生提供了层结条件;地面暖低压发展和辐合中心、辐合线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0-6 km较大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展和维持。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显示:对流云团的发展和移动与地面切变线、雷达回波一致,并可预测强天气落区。当回波中心强度≥50 d Bz、回波顶高≥12 km、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45 kg/m2时,极易造成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天气。三体散射特征和中气旋的出现对确定发布冰雹预警有指示意义,17:50第一次观测到三体散射特征发布冰雹预警,时效在20~90 min。垂直液态含水量在强降水发生前20 min开始剧增,为判别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提供有效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小尺度天气学.[M].张杰编著;.气象出版社.2006,
[2]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俞小鼎[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6,
[3]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朱乾根 编.气象出版社.1981,
[4]   孤立云团造成的一次强对流天气分析 [J].
赵桂香 ;
王思慜 ;
邱贵强 ;
王晓丽 .
干旱气象, 2015, 33 (01) :98-109
[5]   一次强对流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反演及预警分析 [J].
韩文宇 ;
杨丽丽 ;
杨毅 .
干旱气象, 2014, 32 (05) :810-818
[6]   北京“6.23”局地强对流天气的雷达产品特征分析 [J].
李峰 ;
周薇 ;
张乐坚 ;
谌芸 .
干旱气象, 2014, (04) :608-615
[7]   SWAN和甘肃省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在岷县一次强对流过程中的应用 [J].
王勇 ;
王宝鉴 ;
刘维成 ;
伏晶 ;
周晓军 .
干旱气象, 2014, (01) :151-156
[8]   基于多普勒雷达垂直风廓线产品的风暴相对螺旋度对山西暴雨的诊断 [J].
白玎玲 ;
汤达章 ;
徐芬 ;
胡程达 .
干旱气象, 2013, 31 (04) :778-783
[9]   基于流型识别和物理量要素分析河南强对流天气特征 [J].
张一平 ;
吴蓁 ;
苏爱芳 ;
徐文明 ;
梁俊平 ;
李周 .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1492-1502
[10]   新疆天山北坡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特征 [J].
王存亮 ;
魏勇 ;
彭军 ;
雷薇 ;
杨建成 .
干旱气象, 2013, (02) :35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