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多糖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及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被引:33
作者
陈清华
贺建华
刘祝英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牛膝多糖; 肠道微生物; 小肠黏膜形态; 断奶仔猪;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7.06.025
中图分类号
S828 [猪];
学科分类号
0905 ;
摘要
选用28日龄、体重相近(8.898±0.742)kg,健康的DLY(杜洛克×长白×大白)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5个组,采取单因子试验设计,对照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饲喂添加0,0.01%抗生素,0.05%牛膝多糖、0.1%牛膝多糖、0.15%牛膝多糖的试验日粮,试验期28 d.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抑制肠道大肠杆菌和促进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增殖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1);牛膝多糖试验组在抑制肠道大肠杆菌和促进肠道有益菌方面达到或显著好于添加抗生素试验组;随着牛膝多糖添加量的增加,其抑制肠道大肠杆菌和促进肠道有益菌的效果逐渐提高,Ⅱ和Ⅳ组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5或P<0.01).各试验组之间的十二指肠段上皮细胞层厚度无显著性差异;试验Ⅱ,Ⅲ,Ⅳ组随着牛膝多糖添加量的增加,回肠段和空肠段的上皮细胞层厚度增加,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Ⅳ组显著增加肠绒毛高度和降低隐窝深度(P<0.05或P<0.01);试验Ⅱ,Ⅲ,Ⅳ组在增加十二指肠段肠绒毛高度和降低隐窝深度方面明显好于试验Ⅰ组(P<0.05或P<0.01);各试验组回肠和空肠的隐窝深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Ⅲ和Ⅳ组间小肠黏膜形态没有显著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723 / 7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造与应用.[M].陈天寿 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  
食用药用菌实验技术及发酵生产.[M].洪震;卯晓岚编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4]   壳聚糖饲用微生物制剂对湘黄鸡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J].
杨仕柳 ;
戴求仲 ;
蒋桂韬 ;
李湘 ;
朱吉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529-532
[5]   牛膝多糖研究进展 [J].
时春娟 ;
周永达 ;
张剑波 ;
田庚元 .
中国新药杂志, 2006, (16) :1330-1334
[6]  
牛膝多糖的理化性质研究及结构确证.[J].陈晓明;徐愿坚;田庚元.药学学报.2005, 01
[7]   肠黏膜营养及生长调节研究进展 [J].
辜玉红 ;
王康宁 .
饲料博览, 2003, (04) :8-10
[8]   牛膝多糖抑制大肠埃希菌细胞粘附的实验研究 [J].
彭颖 ;
吕建新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2, (05) :18-19
[9]   牛膝多糖的组分分析及抗衰老活性研究(英文) [J].
谈锋 ;
邓君 .
ActaBotanicaSinica, 2002, (07) :795-798
[10]   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和抗体水平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J].
周红丽 ;
张石蕊 ;
贺建华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35-13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