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对澎泽鲫鳃及肝脏ATPase和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雷鸣
廖柏寒
娄敏
张永
王志坤
吴成宝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关键词
澎泽鲫;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腺苷三磷酸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4.03.023
中图分类号
X503.225 [鱼类、水产];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为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表面活性剂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机制,以澎泽鲫为材料,通过静态毒性试验,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对其鳃和肝脏组织中ATPase,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2.0±0.8)℃条件下,LAS对澎泽鲫的毒性较强,24,48,96h的LC50分别是10.20,8.73,8.43mg/L.LC50LAS对澎泽鲫鳃、肝脏中的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影响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当LAS质量浓度为2.0mg/L时,对鱼鳃中ATPase活性有显著抑制,对肝脏ATPase活性的抑制达到极显著水平.用量低于4.0mg/L时,LAS对澎泽鲫鳃、肝脏组织中SOD具有激活作用;在LAS用量不低于4.0mg/L时,对鳃、肝脏组织中SOD活性的影响却表现出抑制作用.在同一浓度下,LAS对肝脏中ATPase,SOD活性的影响都大于其对鳃中相应酶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72 / 27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镉对鲫鱼酶活性毒性的研究 [J].
贾秀英 ;
陈志伟 .
浙江农业学报, 2002, (03) :33-36
[2]   阴离子主表面活性剂的生态学及毒性评估 [J].
禾治宇 ;
冯彩英 .
日用化学工业, 2000, (04) :22-24
[3]   分子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环境保护中的意义 [J].
徐立红,张甬元,陈宜瑜 .
水生生物学报, 1995, (02) :171-185
[4]  
实用生物统计.[M].李松岗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水污染的生物监测.[M].[美]J·凯恩斯等 著;曹风中等 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6]  
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及应用.[M].程侣柏等编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