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流体活动示踪标志及其地质意义——以莺歌海盆地为例

被引:45
作者
解习农
李思田
董伟良
张敏强
杨计海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南海西部石油公司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热流体活动,底辟带,异常超压,莺歌海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4.2,P618.130.1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沉积盆地内热流体活动过程实际上是热流体聚集与散失的动平衡过程.热流体活动必然导致温度和压力以及化学条件的改变,尽管如此,沉积盆地内热流体活动的示踪难度较大.通过对莺歌海盆地典型实例的剖析,认为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热流体活动中的温度效应进行示踪研究.其中较为有效的参数有伊-蒙矿物的转换、镜质体反射率和有机物热解指标以及流体包裹体等.这些参数的不同形式的异常均指示了来自深部的热流体的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幕式裂陷的动力过程及10Ma以来的构造事件 [J].
李思田 ;
林畅松 ;
张启明 ;
杨士恭 ;
吴培康 .
科学通报, 1998, (08) :797-810
[2]   储层成岩作用及有机包裹体在崖21-1构造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J].
郭迺嬿 ;
于晓果 ;
孙玉梅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8, (01) :4-11
[3]   琼东南盆地含烃热流体活动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J].
陈红汉 ;
张启明 ;
施继锡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4) :343-348
[4]   莺歌海盆地超压体系与油气聚集 [J].
张启明 ;
刘福宁 ;
杨计海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 (02) :1-11
[5]   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 [J].
杜栩,郑洪印,焦秀琼 .
地学前缘, 1995, (04) :137-148
[6]   包裹体研究──盆地流体追踪的有力工具 [J].
刘德汉 .
地学前缘, 1995, (04) :149-154
[7]   莺-琼盆地YA13-1气田热流体活动与有机/无机成岩响应 [J].
孙永传,陈红汉,李蕙生,陆永潮,张启明,张国华,朱河清 .
地球科学, 1995, (03) :276-282
[8]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特征及天然气勘探方向 [J].
何家雄 ;
陈伟煌 ;
钟启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6) :6-9+113
[9]   莺歌海盆地泥丘类型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J].
昝立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5) :8-11+117
[10]  
有机包裹体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 施继锡,李本超,傅家谟,刘德汉,彭平安.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