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变形煤结构的13CNMR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被引:20
作者
姜波
秦勇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变形煤,结构演化,核磁共振,构造地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P618.110.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4件煤的高温高压实验样品及2件原始样品的13C固体核磁共振研究,揭示了变形煤结构演化的微观机理及其与镜质组反射率光性变异的内在联系,阐明了不同应变环境中应力作用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碳结构的演化,而镜质组反射率的差别正是煤结构差异的外在反映.因此,煤镜质组反射率光性组构真实地记录了煤变形历史中应力作用及应变环境特征,是煤田构造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应变标志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煤镜质组反射率光性组构变形实验研究 [J].
姜波 ;
金法礼 ;
周强 ;
王文侠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7, (02) :13-17
[2]   煤变形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J].
姜波 ;
秦勇 ;
金法礼 .
煤炭学报, 1997, (01) :82-86
[3]   煤光性组构的实验变形研究 [J].
周建勋 ;
邵震杰 ;
王桂梁 .
科学通报 , 1993, (02) :147-150
[4]   涟源煤田无烟煤镜质组反射率的异性组构与有限应变分析 [J].
王文侠 .
煤炭学报, 1991, (02) :94-102
[5]   安徽淮北煤田推覆构造中煤镜质组反射率各向异性研究 [J].
曹代勇 .
地质论评, 1990, (04) :33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