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古利库金(银)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14
作者
时永明 [1 ]
朱群 [2 ]
高友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3] 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察院
关键词
古利库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浅成低温热液; 绢云母—冰长石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古利库金(银)矿床的形成与早白垩世中晚期火山喷发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火山穹隆构造有关,矿体定位于火山活动波及范围内,平均成矿温度220℃,平均成矿压力135×105Pa,成矿深度约500~600m,属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与国内外同类型矿床具有可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中国金矿床工业类型及其特征.[M].李舒等编著;.地震出版社.1999,
  • [2] 黑龙江东安金矿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郭继海
    汪长生
    石耀军
    [J]. 地质与勘探, 2004, (04) : 37 - 41
  • [3] 古利库金(银)矿床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朱群
    王恩德
    李之彤
    杨芳林
    [J]. 地质与资源, 2004, (01) : 8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