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新洲推覆构造外来系统中的石英脉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被引:6
作者
彭少梅
何绍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 贵阳
[3] 长沙
关键词
粤北; 推覆构造; 石英脉; 金矿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粤北新洲褶皱式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印支-燕山期.震旦系浅变质地层组成的外来系统中,广泛发育加里东期和同推覆期石英脉.加里东期石英脉顺外来系统中第一期面理(S0∥S1)分布,呈串珠状或透镜状,同推覆期变形强烈,含微量的金属硫化物,金含量很低,形成于加里东期区域变质热液,表明加里东期区域变质作用并未使金得到富集.同推覆期石英脉顺外来系统中Ⅲ~Ⅳ级推覆断层带分布,多呈脉状,同推覆期变形较为微弱,含大量的金属硫化物,并普遍发生了强烈的金矿化,形成富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外来系统震旦系变质地层,并由同推覆期动力分异热液所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粤北新洲地区推覆断裂系统中的碎裂钠长石岩型金矿床 [J].
彭少梅 .
地质找矿论丛, 1991, (04) :40-51
[2]   新洲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J].
彭少梅 .
矿产与地质, 1991, (05) :375-381+387
[3]   粤北清远—英德地区震旦系含金性评价的地球化学准则 [J].
彭少梅 ;
伍广宇 ;
张奋生 ;
肖光铭 .
地质找矿论丛, 1991, (03) :25-39
[4]   浅变质岩区褶叠层构造与地层划分 [J].
傅昭仁 ;
单文琅 .
中国区域地质, 1990, (03) :262-268
[5]   广东新洲金矿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 [J].
涂绍雄 ;
高艳君 .
地质论评, 1990, (03) :200-209+289
[6]   粤北金矿勘探的新进展 [J].
彭少梅 ;
段嘉瑞 ;
何绍勋 ;
伍广宇 ;
张奋生 ;
陈思祥 .
地质与勘探, 1990, (04) :22-22
[7]   变形石英结晶学优选方位极密类型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J].
李江风 .
地质科技情报, 1988, (02) :33-38
[8]   含金石英脉的新成因类型—动力热液型 [J].
宫同伦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985,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