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与区域就业转移: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被引:23
作者
朱金生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FDI); 区域; 就业转移;
D O I
10.13510/j.cnki.jit.2005.06.022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深和FDI的大量进入,我国的劳动就业在总量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和替代特征。这种区域就业差异与FDI的区域偏向和选择有很大的关联性。其作用机理在于FDI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带来了区域间就业机会特别是非农就业机会的转移。FDI→就业转移→区域就业差异是解释我国转型时期外资与区域就业关系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劳动就业的产业与区域替代研究 [J].
朱金生 ;
张轶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4, (02) :118-122
[2]   经济全球化、就业替代与中部地区的“边缘化” [J].
杨云彦 ;
朱金生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 (05) :90-95+143
[3]   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J].
杨云彦 ;
徐映梅 ;
向书坚 .
经济研究, 2003, (08) :70-75+93
[4]   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 [J].
张车伟 ;
蔡昉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5) :22-30
[5]   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J].
武剑 .
经济研究, 2002, (04) :27-35+93
[6]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J].
魏后凯 .
经济研究, 2002, (04) :19-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