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陌生性去沟通:陌生人与移动网时代的网络身份/认同——基于“个体化社会”的视角

被引:43
作者
张杰 [1 ,2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
[2]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身份/认同; 陌生人; 个体化社会; 现代性的矛盾性;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6.01.009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随着社会化媒体和移动网络的盛行,传统的自我理论和认同理论对于网络身份/认同的解释力进一步下降,移动网络身份/认同的理论基础为何,成为网络传播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将移动网络身份认同放置个体化社会的宏观背景下,利用欧洲社会学"陌生人"理论的后现代进展,讨论网络社会中在个体脱嵌的同时,其再嵌入的认同资源为何。最后,围绕个体化与社会整合,多元化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张力,本文对陌生人作为移动网络身份/认同的基础和实现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资本主义的文化.[M].(美) 桑内特 (Sennett;R.)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  
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M].(德) 盖伦 (Gehlen;A.) ; 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3]  
后现代地理学.[M].(美)爱德华·W.苏贾(EdwardW.Soja)著;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
[4]  
后现代的状况.[M].(美)戴维·哈维(DavidHarvey)著;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
[5]  
规训与惩罚.[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
[6]  
后现代性及其缺憾.[M].(英)齐格蒙·鲍曼(ZygmuntBauman)著;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
[7]  
自反性现代化.[M].(德)乌尔里希·贝克(UrichBack)等著;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
[8]  
全球化.[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
[9]   Social spaces and the micropolitics of differentiation: An example from northwestern Turkey [J].
Ilcan, S .
ETHNOLOGY, 1999, 38 (03) :243-256
[10]   “陌生人”视角下社会化媒体与网络社会“不确定性”研究 [J].
张杰 .
国际新闻界, 2012, 34 (01) :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