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水库红枫湖、百花湖p(CO)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28
作者
吕迎春
刘丛强
王仕禄
徐刚
刘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阳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关键词
喀斯特; 富营养; 水库; CO2; 季节变化;
D O I
10.13227/j.hjkx.2007.12.008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针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富营养水库(红枫湖、百花湖)表层水中的CO2分压p(CO2)进行为期1 a的监测,分析了影响两湖p(CO2)季节变化的因素并阐明了两湖p(CO2)季节变化的机理.不同于北部温带地区水库,两湖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表层水中CO2欠饱和,其他季节CO2过饱和.通过对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与p(CO2)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湖p(CO2)与Chla之间存在的显著负相关,是由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菌呼吸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也是两湖p(CO2)出现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水温与p(CO2)之间的显著负相关,主要是由于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引起的.降雨量与p(CO2)之间的显著负相关,主要是由于降雨量影响水库中营养盐的输入和浮游植物生长引起的.NO3-、NO2-与p(CO2)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是藻类吸收与有机质降解、硝化反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SiO32-与p(CO2)之间的显著负相关,是SiO32-受降雨输入及藻类吸收共同影响的结果.而两湖DOC与p(CO2)相关性的差异可能与两湖DOC来源不同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674 / 26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流溪河水库水动力学对营养盐和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 [J].
林秋奇 ;
胡韧 ;
韩博平 .
生态学报, 2003, (11) :2278-2284
[2]   云贵高原湖泊CO2的地球化学变化及其大气CO2源汇效应 [J].
王仕禄 ;
万国江 ;
刘丛强 ;
杨伟 ;
朱兆洲 ;
肖化云 ;
陶发祥 .
第四纪研究, 2003, (05) :581-581
[3]   考洲洋海水营养盐分布及其与浮游植物的关系 [J].
甘居利 ;
林钦 ;
李纯厚 ;
黄洪辉 ;
贾晓平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 (06) :32-37
[4]   强水动力湖泊夏季分层期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初步研究:以贵州红枫湖南湖为例 [J].
肖化云 ;
刘丛强 ;
李思亮 ;
王仕禄 .
地球化学, 2002, (06) :571-576
[5]   水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对大气CO2的汇 [J].
严国安 ;
刘永定 .
生态学报, 2001, (05) :827-833
[6]   东海表层水二氧化碳及其海气通量 [J].
张远辉 ;
黄自强 ;
马黎明 ;
乔然 ;
张滨 .
台湾海峡, 1997, (01) :37-42
[7]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系 [J].
郭水伙 .
台湾海峡, 1994, (03) :219-229
[8]   福建海岸带海水营养盐消长与温、盐、浮游植物的关系 [J].
暨卫东 ;
黄尚高 .
热带海洋, 1989, (02) :55-64
[9]  
水坝拦截对乌江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D]. 朱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5
[10]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