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危机与治理

被引:7
作者
曾文 [1 ,2 ]
钟声 [1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洞庭湖; 生态环境; 危机; 治理;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10.024
中图分类号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TV85 [治河方法(河道整治)]; R532.21 [血吸虫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洞庭湖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湖泊面积急剧下降、水质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血吸虫疫情反复等。政府确立了江湖同治的指导思想,治理方针经历了从"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到恢复湖泊面积,改善湖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并先后采取了洞庭湖整修工程、园田化建设、血吸虫病防治、水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治理措施,使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为了进一步改善湖区环境,还需在树立科学理念、加强法制建设、创新管理机制以及整合社会力量等方面作更大的努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变迁史[M]. 湖南大学出版社 , 钟声, 2014
  • [2] 洞庭湖志[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李跃龙, 2013
  • [3] 洞庭湖[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聂芳容, 2013
  • [4] 洞庭湖200年档案[M]. 岳麓书社 , 刘大江, 2007
  • [5] 洞庭湖经济史话[M]. 方志出版社 , 高碧云著, 2005
  • [6] 洞庭史鉴[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施金炎主编, 2002
  • [7] 洞庭湖[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窦鸿身, 2000
  • [8] 洞庭湖治理与开发[M]. 湖南出版社 , 王克英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