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小麦纹枯病病原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25
作者
夏正俊
李清铣
机构
[1]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
[2] 江苏农学院植保系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病原菌; CAG; 初步研究; 禾谷丝核菌; 菌丝融合群; 江苏省; 病原学; 病因学;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89.03.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4至1986年间,采集江苏各地大、小麦纹枯病标样,分离获得丝核菌属菌株分别为23个和50个。经比较鉴定其培养特性,菌丝形态、隔膜孔器以及细胞核数目,结合菌丝融合测试,50个小麦纹枯丝核菌菌株中除2个属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AG5群外,其余均为禾谷丝核菌(R.cetea-lis Vander Hoeven),其中CAG1、CAG3、CAG6、AGC1分别为44、1、1和2个菌株。在23个大麦纹枯丝核菌菌株中,除2个属于立枯丝核菌AG5群外,其余均为禾谷丝核菌,其中CAG1、CAG2、AGE的菌株分别为18、1、1、另有一菌株不属所测融合群。人工交互接种试验表明:来源于大麦和小麦的禾谷丝核菌CAG1群菌株对于大、小麦均有极强的致病力;立枯丝核菌AG5群菌株次之,也有一定致病力;其他融合群的菌株致病力较弱。因此,引致江苏省大小麦纹枯病的主要病原菌为禾谷丝核菌(R.cerealis)的CAG1群。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