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2
作者
王西琴 [1 ]
季妍 [1 ]
高吉喜 [2 ]
张远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创新基地
关键词
长江上游;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协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文章对长江上游地区1991~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一、二、三"型向"二、一、三"型转变,目前维持在"二、三、一"型的变化过程。产业结构整体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产业结构演进基本与工业化进程保持一致,且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超过全国乃至东部地区,具有比东部地区更为强大的产业结构演变动力;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表现出地区差异,38%的城市产业结构转换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60%的城市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2%的城市产业结构转换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50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与跨世纪产业结构调整 [J].
吕鸣伦 ;
俞志谦 .
地理研究, 1996, (04) :48-54
[2]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H.钱纳里(H.Chenery)等著, 1995
[3]  
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布局一体化研究. 花蕾. 长安大学出版社 . 2005
[4]  
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 Syrquin M, Chenery H B.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 . 1989
[5]   流域环境保护与均衡发展的矛盾及其对策探析 [J].
代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1) :197-203
[6]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集聚的测度及比较 [J].
吴立力 ;
孙畅 .
统计与决策, 2007, (14) :65-68
[7]   长江上游生态脆弱区生态屏障建设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昭通市为例 [J].
张晓平 ;
樊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6, (03) :310-314
[8]   黑河流域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辨识 [J].
赵雪雁 ;
周健 ;
王录仓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4) :69-73
[9]   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 [J].
彭劲松 .
上海经济研究, 2005, (04) :85-96
[10]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 [J].
段豫川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18-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