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集体行动动力机制的一个分析视角——以豫东曹村8队农民集体行动为个案

被引:5
作者
刘燕舞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利益表达; 农民集体行动; 动力机制; 机会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国内关于农民集体行动的动力机制研究的解释框架主要有"面子"、"气"、"怨恨"、"情感"、"压迫性反应机制"等。实际上,"利益表达"作为农民集体的动力机制出现则更为普遍,在利益表达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外在的机会结构对其影响很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 [J].
应星 .
开放时代, 2007, (06) :106-120
[2]   集体行动的情感逻辑 [J].
郭景萍 .
河北学刊, 2006, (02) :81-86
[3]   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 [J].
于建嵘 .
学海, 2006, (02) :26-32
[5]   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的分析 [J].
于建嵘 .
中国农村观察, 2000, (04) :70-76
[6]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M].(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著;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8]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