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区大豆育成品种幼苗期耐淹性鉴定和优选

被引:5
作者
孙慧敏
赵团结
盖钧镒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豆; 育成品种; 亚洲; 耐淹性; 遗传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亚洲大豆育成品种为对象,评价其幼苗期耐淹性,揭示其遗传变异特点,从而为耐涝育种提供种质基础。采用我国黄淮、南方及亚洲其它15国的350份大豆育成品种,以相对死苗率为主要鉴定指标,结合叶片相对失绿率与相对萎蔫率,在苗期进行大豆耐淹性盆栽鉴定。结果表明:以相对死苗率为主的指标体系可以有效鉴定大豆品种的苗期耐涝性。亚洲品种群体存在丰富的耐淹性遗传变异,相对死苗率变幅为4.8%212.0%。中国黄淮、中国南方、东亚、东南亚和南亚5个区域的品种均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单峰态分布,遗传变异系数均高于21.24%,耐淹性变异丰富,尤其中国黄淮地区覆盖了全群体相对死苗率变幅。各地区均存在耐淹品种,山东、江苏相对较多;从5个区域中依次优选出7、4、1、1、2,共15份耐淹性种质;系谱追踪发现莒选23、南农493-1、黔豆2号的耐淹性可能传递给后代;4份国外耐淹性品种兼具有抗病性可作为亲本拓宽中国耐涝育种的种质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17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亚洲大豆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特异性和群体分化研究 [J].
张军 ;
赵团结 ;
盖钧镒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11) :3511-3520
[2]   大豆苗期耐淹性的遗传与QTL分析 [J].
王芳 ;
赵团结 ;
喻德跃 ;
陈受宜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08, (05) :748-753
[3]   大豆野生与栽培资源苗期耐淹性的鉴定、生态区特征和优异种质发掘 [J].
王芳 ;
赵团结 ;
盖钧镒 .
大豆科学, 2007, (06) :828-834
[4]   大麦耐湿性鉴定指标和评价方法研究 [J].
王军 ;
周美学 ;
许如根 ;
吕超 ;
黄祖六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0) :2145-2152
[5]   小麦不同品种耐湿性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及其预测 [J].
周广生 ;
梅方竹 ;
周竹青 ;
朱旭彤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11) :1378-1382
[6]   淹水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J].
倪君蒂 ;
李振国 .
大豆科学, 2000, (01) :42-48
[7]   国外芝麻种质资源耐渍性鉴定研究 [J].
张秀荣 ;
冯祥运 ;
肖唐华 .
作物杂志, 1992, (03) :20-21
[8]  
植物数量遗传学.[M].孔繁玲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9]   Submergence tolerance in relation to variable floodwater conditions in rice [J].
Das, Krishna Kaveri ;
Panda, D. ;
Sarkar, R. K. ;
Reddy, J. N. ;
Ismail, Abdelbagi M. .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2009, 66 (03) :425-434
[10]   QTL analysis of flooding tolerance in soybean at an early vegetative growth stage [J].
Githiri, S. M. ;
Watanabe, S. ;
Harada, K. ;
Takahashi, R. .
PLANT BREEDING, 2006, 125 (06) :61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