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城市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及预测——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9
作者
郑健
关宁
杨成梅
机构
[1]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应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干旱区绿洲城市; 环境承载力指数模型; ORAQI指数模型; 灰色预测GM(1,1)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3 [大气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以乌鲁木齐市2001—2012年大气环境中SO2,NO2,PM10作为对象进行环境承载力研究,采用美国橡树岭大气质量指数(ORAQI)模型、环境承载力指数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得到2013—2020年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预测值.结果表明,2001—2012年乌鲁木齐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是SO2和PM10,呈现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特征.大气环境质量IO指数平均为91,属于"坏"的等级;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平均为16.21,处于中等承载等级.预测结果显示,环境承载力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20年该指数将达到19.86,处于较高承载等级,表明未来大气环境承载能力水平将有所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AHP模型的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J].
郑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3, (11) :148-153
[2]   近10年来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J].
郑健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 (04) :115-120
[3]   确定大气环境承载力的烟云足迹法 [J].
徐大海 ;
王郁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6) :1734-1740
[4]   湛江市大气环境承载度与安全研究 [J].
李建 ;
张华东 ;
鲁磊 ;
王文广 ;
唐崇杰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 38 (04) :47-49
[5]   层次分析法在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卓倩 ;
杨文卿 ;
钱庆荣 ;
陈庆华 ;
张江山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8 (01) :60-65
[6]   典型城区山岳型风景区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 [J].
刘立勇 ;
王彬 ;
李忠武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2) :688-692
[7]   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J].
曾维华 ;
杨月梅 ;
陈荣昌 ;
李菲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6) :27-31
[8]   徐州市区域承载力实证研究 [J].
潘东旭 ;
冯本超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3, (05) :130-134
[9]   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及其定量化初步研究 [J].
唐剑武 ;
叶文虎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03) :36-39
[10]   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 [J].
刘殿生 .
环境科学研究, 1995, (05)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