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我国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90~2010年数据

被引:7
作者
刘似臣
秦泽西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强度; 技术效率;
D O I
10.19525/j.issn1008-407x.2013.04.009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我国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经济粗放式增长、对能源需求量大等,因而探索降低能源强度道路成为必然选择。文章首先运用DEAP2.1软件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纯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然后采用ARDL模型对全国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与能源强度间的协整性进行检验并估计出参数,最后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最小二乘法(GLM)对东、中、西部的纯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技术效率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和技术效率对能源强度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对能源强度的降低有显著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