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技术进步对我国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90~2010年数据
被引:7
作者
:
刘似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似臣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泽西
机构
:
[1]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年
/ 34卷
/ 04期
关键词
:
技术进步;
能源强度;
技术效率;
D O I
:
10.19525/j.issn1008-407x.2013.04.009
中图分类号
:
F426.2 [];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0701 ;
070104 ;
摘要
:
我国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经济粗放式增长、对能源需求量大等,因而探索降低能源强度道路成为必然选择。文章首先运用DEAP2.1软件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纯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然后采用ARDL模型对全国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与能源强度间的协整性进行检验并估计出参数,最后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最小二乘法(GLM)对东、中、西部的纯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技术效率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和技术效率对能源强度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对能源强度的降低有显著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辽宁省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基于LMDI分解法的实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程施
[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1)
: 35
-
40
[2]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估算及其与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李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李斌
陈超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陈超凡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大艳
[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6
(01)
: 56
-
61
[3]
技术进步与能源强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龙如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龙如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仲贵
[J].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
(04)
: 36
-
39
[4]
开放条件下中国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1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滕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滕玉华
陈小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陈小霞
[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09,
(01)
: 15
-
20
[5]
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关系的再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巧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炎涛
成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金华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6)
: 27
-
40
[6]
技术进步降低能源强度的CGE研究
蔡文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统计学院
蔡文彬
胡宗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统计学院
胡宗义
[J].
统计与决策,
2007,
(21)
: 8
-
10
[7]
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回报效应的估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勇
林源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林源源
[J].
经济学家,
2007,
(02)
: 45
-
52
[8]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能源强度的空间效应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勇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1)
: 101
-
108
[9]
能源效率及相关政策和技术
王庆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能源研究会
王庆一
[J].
应用能源技术,
2002,
(06)
: 1
-
10
[10]
Does predicted rebound depend o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energy and energy services?[J] . Harry D. Saunders.Energy Policy . 2000 (6)
←
1
→
共 10 条
[1]
辽宁省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基于LMDI分解法的实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程施
[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1)
: 35
-
40
[2]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估算及其与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李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李斌
陈超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陈超凡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大艳
[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6
(01)
: 56
-
61
[3]
技术进步与能源强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龙如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龙如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仲贵
[J].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
(04)
: 36
-
39
[4]
开放条件下中国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1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滕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滕玉华
陈小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陈小霞
[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09,
(01)
: 15
-
20
[5]
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关系的再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巧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炎涛
成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金华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6)
: 27
-
40
[6]
技术进步降低能源强度的CGE研究
蔡文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统计学院
蔡文彬
胡宗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统计学院
胡宗义
[J].
统计与决策,
2007,
(21)
: 8
-
10
[7]
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回报效应的估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勇
林源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林源源
[J].
经济学家,
2007,
(02)
: 45
-
52
[8]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能源强度的空间效应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勇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1)
: 101
-
108
[9]
能源效率及相关政策和技术
王庆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能源研究会
王庆一
[J].
应用能源技术,
2002,
(06)
: 1
-
10
[10]
Does predicted rebound depend o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energy and energy services?[J] . Harry D. Saunders.Energy Policy . 2000 (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