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现代化中的物种鉴定问题——基于枸杞分类和生产问题的讨论

被引:40
作者
路安民
王美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中药; 枸杞; 鉴定; 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 [中药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在中药开发利用中 ,原植物的正确鉴定和命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以枸杞为例 ,考证了在古籍中曾发生过的枸杞属 Lycium 与白棘 酸枣 Zizy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e Bunge Hu 和沙棘 H ippophae rhamnoidesL . 、藏药中枸杞与忍冬 L onicera myrtillus Hook. f. et Thoms.,L .microphylla Willd. ex Roem . et Schult. 和白刺 N itraria tangutorum Bobr. 之间的混淆情况 .通过对中国枸杞属种质资源的种类和分布介绍 ,详细比较了我国传统医药广泛利用的两种枸杞——枸杞 L.chinense Mill 和宁夏枸杞 L.barbarum L. 在形态上的区分 ,澄清了长期以来在分类上的混乱 .通过对枸杞属在茄科植物中系统关系的综合分析 ,认为枸杞属同富含托品生物碱 tropane alkaloids 的天仙子类和曼陀罗类的关系甚远 ,它们分别隶属不同的族 .对 Harsh 1 989 报道印度产的 L.barbarum 富含托品生物碱的原植物提出置疑 .根据国产枸杞属植物的不同生物学特性 ,提出用现代技术加速选育优质及抗病虫害品种的紧迫性 .文章结合枸杞子 Gouqizi,Fructus L ycii 的生产情况 ,提出建立和发展传统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的必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药研究与开发现代化探讨 [J].
李十中 ;
王淀佐 ;
李晓岩 .
中草药, 2001, (05) :3-5+12
[2]   枸杞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J].
谢忱 ;
徐丽珍 ;
李宪铭 ;
李克明 ;
赵保华 ;
杨世林 .
中国中药杂志, 2001, (05) :35-36
[3]   枸杞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J].
李泓 .
中草药, 1995, (09) :490-494
[4]  
新修本草[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唐)苏敬等撰, 2004
[5]  
实用中药种子技术手册[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瑛主编, 1999
[6]  
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甘师俊等主编, 1998
[7]  
天然活性成分简明手册[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孙文基, 1998
[8]  
中华药海[M]. 哈尔滨出版社 , 冉先德主编, 1993
[9]  
藏药志[M]. 青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编著, 1991
[10]  
神农本草经[M].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清)黄爽,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