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O和CO增加对大豆复合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黄辉
王春乙
白月明
温民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开顶式气室; 臭氧; 二氧化碳; 大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OTC 1型开顶式气室 ,对大豆“中黄 1 4”进行了长时期不同O3和CO2 处理的接触试验 ,模拟研究CO2 和O3浓度倍增及其交互作用对大豆发育期、黄叶率和绿叶率、根瘤、生物量及其分配、产量结构、籽粒品质及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 :单独O3浓度倍增 ,发育期明显提前 ;生物量最多可减少近一半 ,产量最多减产 60 %以上 ;粗蛋白含量增加 6 2 % ,粗脂肪含量降低 7 6% ;叶片脂膜过氧化加剧。单独CO2 浓度倍增 ,开花后发育期有所延迟 ;对生物量及产量有明显的正效应 ,成熟时总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分别比T5增加 2 1 0 %和 2 0 3% ;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下降 3 3%和 1 6% ;结荚前叶片脂膜过氧化反应减轻。CO2 和O3持续倍增和逐渐达到倍增交互作用处理 ,在生物量、产量方面表现为CO2 的影响大于O3,在叶片膜保护系统方面表现为O3的影响大于CO2 ,粗蛋白含量下降 ,粗脂肪含量上升 ,叶片脂质过氧化加剧。熏气处理均可造成 :黄叶率上升 ,绿叶率下降 ,凋落物增加 ,且单独O3浓度倍增的处理最明显 ,通气仅 1 0天黄叶率就高于 5 0 %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 ;气孔阻力增加 ,蒸腾速率下降 ,且单独CO2 浓度倍增的处理最明显 ,尤其在高湿阴天 ,气孔阻力和蒸腾速率变化最高分别可达增加 2 34 0 %和下降5 8 5 %。
引用
收藏
页码:601 / 6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O3浓度增加对冬小麦影响的试验研究 [J].
王春乙 ;
郭建平 ;
白月明 ;
温民 ;
刘骥平 ;
刘江歌 ;
李雷 .
气象学报, 2002, (02) :238-242
[2]   水杨酸对NBT光化还原法测定植物SOD活性的干扰 [J].
沈文飚 ;
肖丽 ;
狄洌 ;
聂理 ;
徐朗莱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 (02) :133-134
[3]   郁金香衰老过程中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J].
孙群 ;
郎少兰 ;
杨玉秀 .
西北植物学报, 1998, (04) :88-92
[4]   CO2浓度倍增对中国主要作物影响的试验研究 [J].
王春乙 ;
潘亚茹 ;
白月明 ;
温民 .
气象学报, 1997, (01) :87-95
[5]   CO2浓度倍增对大豆影响的试验研究 [J].
郭建平,高素华,白月明,温民,王春乙 .
大气科学, 1996, (02) :243-249
[6]   CO2浓度倍增对大豆叶片和总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J].
郭建平,高素华,白月明,温民,王春乙 .
应用气象学报, 1995, (S1) :62-68
[7]   OTC-1型开顶式气室的结构和性能 [J].
王春乙,高素华 ;
刘江歌 .
环境科学进展, 1994, (03) :19-31
[8]   OTC-1型开顶式气室物理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J].
王春乙 ;
高素华 ;
潘亚茹 ;
白月明 ;
温民 ;
刘江歌 .
气象, 1993, (05) :23-26
[9]   提取植物体内MDA的溶剂及MDA作为衰老指标的探讨 [J].
陈贵 ;
胡文玉 ;
谢甫绨 ;
张立军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1, (01) :44-46
[10]  
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汇编[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