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Bos taurus)的染色体(2n=60)已由Krallinger(1927)确定。Sasak等(1962)认为牛的所有常染色体均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亚中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点到亚中着丝点染色体。Hansen(1972)用Q带鉴定牛的染色体认为、X染色体的着丝点区为黑色、其长臂中部有一暗带即X染色体的次缢痕。1979年四川大学生物系陈文元等用G带鉴定牛染色体认为,性染色体X为亚中着丝点染色体,长中部有一次缢痕,为浅染。 为了四川西门塔尔牛纯种繁殖场生产需要,通过染色体探讨双生间雌牛不育的原因,为淘汰该牛提供可靠依据,我们对该场四头双生间雌牛用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方法进行染色体观察和亲代系谱分析发现,四头月龄不同(5—18月龄)双生间雌牛的核型均为60,XX型和60XY型的性染色体嵌合体,XY型占的比例很大,约在58.5|68.7%之间,XX型中有一条X染色体无次缢痕或次缢痕不明显,这为进一步研究牛的性分化和性形成提供了主要线索。从双生间雌牛的外形来看,仅外阴表现异常,均比同龄正常小母牛的外阴小,有些个体的外阴位置偏下。对18月龄不发情的双生间雌牛进行解剖后发现其具有雌、雄两套发育不全的生殖腺,因此、性染色体嵌合体与性腺发育异常的一致性、证明了染色体检查是一种方便而准确鉴定不育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