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折返隆升的地层学证据——毛坦厂组榴辉岩砾石的启示
被引:40
作者:
李双应
岳书仓
王道轩
刘因
王清晨
李任伟
孟庆任
金福全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安徽,安徽,安徽,安徽,北京,北京,北京,安徽
来源: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带;
折返隆升;
榴辉岩砾石;
毛坦厂组;
大别山北缘;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2.04.003
中图分类号:
P5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大别山北缘地区发育厚达近万米的中新生代碎屑岩,它们记录着大别造山带自侏罗纪以来的演化历史。在安徽省六安地区毛坦厂组中,发现多块榴辉岩砾石。砾石新鲜,质地坚硬,表明属于第一旋回砾石。榴辉岩由石榴子石、多硅白云母、绿帘石、石英、金红石等组成。具有明显的退变质作用,发育以钠长石和闪石类组成的后成合晶、以及石榴子石周边的次变边。石榴子石以铁铝榴石和钙铝榴石为主,属于C类榴辉岩。根据其特征应该属于大别山南部和北部超高压榴辉岩。毛坦厂组层位确切,古生物化石和同位素年龄都表明以晚侏罗世为主。这一发现表明,在晚侏罗世,以榴辉岩为代表的造山带根部物质,即:超高压变质岩已经出露地表,并作为毛坦厂组的物源。因此,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到地表,最迟在晚侏罗世。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52+449
+449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