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震前的地震空区和围空地震的机理

被引:8
作者
刘蒲雄
机构
[1] 不详
[2]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震前的; 地震空区; 大震; 地震空白区; 地震活动图象; 小震条带; 地震; 背景性空区; 围空; 地震活动性; 小震活动; 河北; 唐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区域小震活动的变异,指出:1)唐山大震前不同震级下限的围空图象,实际上是唐山附近的地震平静和外围三支小震条带活动,二者合成的结果;2)空区边缘的应力集中和地震活动增强,主要是断裂带活动的结果.最后用强度和应力分布不均匀的断层模式讨论了围空图象形成的力学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64 / 2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地震空区与“逼近地震” [J].
陆远忠 ;
沈建文 ;
宋俊高 .
地震学报, 1982, (04) :327-336
[2]   强震前地震活动增强特征 [J].
刘蒲雄 .
地震, 1982, (02) :5-7+20
[3]   唐山大震前的地震空区和地震环 [J].
黄德瑜 .
地震, 1981, (06) :3-3
[4]   唐山地震前后京、津、唐、张地区的综合断层面解 [J].
刁桂苓 ;
于新昌 .
西北地震学报, 1980, (03) :39-47
[5]   唐山地震与地震危险区 [J].
马瑾 ;
张渤涛 ;
袁淑荣 .
地震地质, 1980, (02) :43-54
[6]   唐山强震前后北京、天津周围地区应力的变化过程 [J].
华祥文 .
地震学报, 1980, (02) :130-146
[7]  
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编辑组 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