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抗瘟育种的策略及效果

被引:3
作者
郑九如
林文彬
林荣光
郑回勇
机构
[1] 福建省稻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高产; 经济性状; 实粒数; 品种(系); 稻瘟病; 穗粒数; 稻瘟; 稻作病害; 抗瘟性; 结实率; 生理小种; 新品系; 抗稻瘟病性; 超高产品种; 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水稻高产抗瘟育种状况日本于80年代初制订了一个水稻超高产育种“逆7.5.3计划”,旨在用15年时间(1995年前)使水稻新品种亩产量比主栽种提高50%。到1988年育成“中国91号”、“中国96号“和”北陆125号”等品种、增产幅度10~20%,看来,这个计划的实现有一定困难。南朝鲜曾经以粳稻品种与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籼稻品种杂交,育成了”统一型”品种。这些品种的穗粒数超过粳稻品种一倍以上,而且收获指数高,比当时主栽品种增产30%以上,推广面积曾达到全国稻作面积的75%。后来,由于稻温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